目前,一场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柔性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展开。在这场变革中,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正以“爆发式”增长的姿态加速崛起。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引下,我国已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国。广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高达24.68万台(套),同比增长31.2%,占全国总产量的44%,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今年2月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
在广东制造业版图中,江门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更是承担发展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江门市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上展现出前瞻性和主动性。早在2021年召开的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江门就提出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智能机器人列为重点培育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同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重点培育工业、服务及抢险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推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快发展。
近年来,江门市深入实施工业振兴战略,积极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培育了一批机器人应用领域“拔尖领航”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关键零部件的“隐形冠军”,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门市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是广东省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拥有成熟的产业基础。
据初步统计,江门集聚了近百家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特别是在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视觉识别、传感器等重点产业环节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家高新区江海区,也拥有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
谐波减速器领域,同川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川科技(江门)”)的产品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的“隐形冠军”;
蓝点触控(江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点触控(江门)”)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六维力传感器,是维度最高的力觉传感器,成为构建人形机器人感知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全新自研打造的柔性智能打磨工作站已实现量产;
江门德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智能装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为企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柔性智能整体方案……这些与智能机器人相关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势必撬动大产业。
“江门有较好的机器人产业基础,一些产品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深耕江门4年多、对江门产业较熟悉的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林展江认为。
传统制造转型催生出智能机器人“场景富矿”。五邑大学副校长陈文华认为,江门市水暖卫浴、五金制品、家电和摩托车等传统制造业规模较大,通过“机器人换人”推动产业升级的需求较大。
“近两年来,深圳产业外溢,德昌电机、海目星等优质企业搬迁至江门,特别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江门开发腹地广阔、生产生活成本优廉等优势更为凸显,一些人形机器人零配件企业可能来江门投资,这是江门的发展机遇。”同川科技(江门)运营总监田震表示,“我们企业从深圳搬至江门高新区时,周围还比较荒凉;如今,周边新厂房、学校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我们在江门见证了‘深圳速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发现江门这座宝藏城市。”
在同川科技(江门)接待区,客户们正在洽谈合作事宜,而车间内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4月底。”田震介绍,订单充足主要在于品质,“我们在我国谐波减速器技术薄弱的齿型及凸轮的设计上有了重大创新,对标国际领先性能标准,突破了谐波减速器3D曲面共轭双圆弧齿形理论技术,大幅提升了谐波减速器的输出扭矩、刚度、传动精度,以及寿命等性能指标。”
同川科技(江门)销售业务增长迅猛。该公司的谐波减速器于2021年开始批量生产,凭借良好的品质,每年销量、产值基本上成倍增长,2023年出售3万多台,2024年出售近7万台,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15万台。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有率已位居业内第四。同川科技(江门)已成为蔚来汽车、爱普生、斯沃普装备、珞石机器人等一众知名企业的首选供应商。去年,该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今年2月开始进行第二阶段扩产,年产能或将达到20万台以上。
此外,江门还初步建成一批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从智能机器人相关产业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到科研平台、园区载体,各个环节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江门,目前正在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丰富多元等优势,谋划建设智能机器人特色产业园,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教育、医疗、交通、城市管理、安全应急等领域应用落地,加快布局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探索在养老服务、农业生产、应急救援等场景示范应用人形机器人,全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成群成势。
来源:江门日报(策划:谷江民 谢敏 统筹:曹乃付 王平强 采写:赵可义 陈婵 供图:赵可义 刘琼)原文有删改
本文由:米乐M6,米乐官方网站,米乐登录入口提供